购销意向的制度是指咱们在参与购销的时候,实际支付的资的,只需要支付部分订的,也称为购销意向的或者保障的。
举例说明:
比如咱们进场某合约100批,合约报价是300元,那么从理论上说,不考虑手续费因素,咱们进场100批需要支付的全款资的应该是100*300=30000元。
但是目前包括指南针在内的很多农产品现货市场,采用20%购销意向的制度,咱们进场时,实际支付的资的只需要30000*20%=6000元。
全款资的相当于实际支付资的的5倍,故而又称为5倍杠杆。
大家有木有一个疑问,我购买的时候只需要支付20%的资的,那么我盈li或者亏损的时候,是不是也要按照20%来算呢?
再举例:
当盈li的时候
比如咱们在300价位进场100批空单,进场一段时间之后,pan面价格运行至290,不考虑手续费因素,意味着咱们盈li10个点(300-290=10)。
此时咱们的实际盈li是:100*10=1000元。
当亏损的时候
比如咱们在300价位进场100批多单,进场一段时间之后,pan面价格运行至290,不考虑手续费因素,意味着咱们亏损10个点(300-290=10)。
此时咱们的实际亏损是:100*10=1000元。
购销意向的制度仅仅是咱们进场买入的时候,需要使用的实际资的只占全款资的的20%,但是咱们盈li或者亏损的时候,跟购销意向的制度就没必然关系了,实际盈亏仅仅取决于咱们的批量和盈亏点差。
注意我的措辞,盈亏跟购销意向的制度没有必然关系,为什么说没有必然关系,而不是毫无关系呢?
其实是有间接关系的?这个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:
如何看待购销意向的制度:
购销意向的是一柄双刃剑,他放大了资的的利用率,实际上就是放大了利润和风险,啥意思?咱们分开来说。
当我们盈li的时候:
假设合约价格是500元,我们持有资的是10000元,不考虑手续费因素,咱们更多能购买的批量是:
10000/500=20批。
如果咱们盈li10个点,咱们盈li是:
10*20=200元。
但是由于有了购销意向的制度,所以咱们更多可购买:
20批*5=100批。
那么同等条件下,盈li也变成了:
200元*5=1000元。
当我们亏损的时候:
假设合约价格是500元,我们持有资的是10000元,不考虑手续费因素,咱们更多能购买的批量是:
10000/500=20批。
如果咱们亏损10个点,咱们亏损是:
10*20=200元。
但是由于有了购销意向的制度,所以咱们更多可购买:
20批*5=100批。
那么同等条件下,亏损也变成了:
200元*5=1000元。
购销意向的制度(杠杆)放大了利润和风险,放大了贪婪和恐惧。
不仅如此,当咱们资的管理意识缺乏或者遭遇极端行情的时候,购销意向的制度使得爆仓成为了咱们很多者的宿命,在前文购销的死敌之一:重仓一文中,谈过轻仓原则。
购销是低容错率事件,一旦资的管理出了问题,遇到极端行情,在杠杆的助推下,带给咱们者打击是致命的,甚至用连根拔起来形容都不为过,而且只需要一次即可。
这一章节的知识点本身其实很简单,主要是想说明咱们要对制度理性认知,不要只看到制度的有利一面,更要看到制度对咱们购销不利的一面。
提醒一个细节知识点:
在前文更小波动单位和更小购销单位中谈到过:
指南针市场目前大部分合约购销单位和报价单位,其对应的标的物数量都是一样的,但是凡事有特殊,比如说石板大米。
指南针石板大米:购销单位是件,1件=250公斤,报价单位是元/25公斤,石板大米的报价单位其实等同于0.1件。
所以我们购销的时候,实际需要支付的购销意向的为:
石板大米pan面价格*批量*20%*10。
比如石板大米pan面价格为460,我们购买100批,那么我们需要支付的购销意向的为:
460*100*20%*10=92000元。
所以,如果有人跟你说他买了300批石板大米,他是土豪。
文章撰写:盛通四方
文章来源:https://www.lvjinzx.com